同城旅游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浙江旅游

浙江旅游

旅游业的潜在弊端

同城旅游攻略2024-08-24浙江旅游连州旅游攻略

旅游业的潜在弊端

   旅游业有固有的、内在的弊端。如果不加防范,这个弊端造成的危害,可能很大。

  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旅游业,认为旅游业是发展经济的一个“捷径”。确实,如果有好的自然或人文历史资源,善加利用,发展旅游业,可以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,增加大家的收入。

   虽然发展旅游业有很多好处,但“天下没有的午餐”,发展旅游业也有成本,或者说代价,甚至是弊端。

   比如,发展旅游业,会抬高物价,干扰本地民众的正常生活。如果运营不当,还会破坏那些自然或人文资源。旅游业还会让本地生活过分商业化,破坏当地的实体经济。

   而且,旅游业的基础比较脆弱,是一种可有可无的“型消费”,很容易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响-k22经济发展慢了,大家首先压缩的,就是旅游等“型消费”,所以,过分依赖旅游业,会让本地经济变脆弱。

   不过,这些都是旅游业的外在弊端。所谓“外在”,就是说不属于旅游业本身,而是外部的问题。如果操作得当,外在弊端是可以避免或者缓解的。难以解决的,是旅游业的内在弊端。旅游业的这个内在弊端,不但难以解决,还往往被人忽。

   蒙古国和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都很重旅游业,而且,他们有同样的旅游资源。人文历史方面是蒙元帝国,自然环境方面是游牧草原。旅游资源相通,这两个地方的“旅游项目”因此也差不多。追忆成吉思汗、忽必烈等蒙元帝国的光辉历史;独特的游牧草原生活方式:住蒙古包、吃烤羊肉、在草原上骑马等等。

   虽然表面上看差不多,但蒙古国和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,是否能顺利地“共享”旅游资源呢?并不能。不但不能,实际上,在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之间,对旅游资源,有种种明争暗夺和深刻的矛盾。主要有几个“矛盾点”。

   k22,蒙古国自认是蒙元帝国的正宗继承人,或者说,是全世界蒙古人的中心。现实情况却比较尴尬。经济实力不用说了,内蒙古打一折都比蒙古国强得多。即使是蒙古族人口的数量,双方都相差很大。

   蒙古国全国人口总数0万,其中有15%的哈萨克族,也就是说蒙古族人口是2万左右。中国全国蒙古族总数将近0万人,是蒙古国的两倍。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人口,也超过400万人,明显多于蒙古国。

   所以,蒙古国认为自己是全世界蒙古族的中心,实在很勉强。蒙古国自认是蒙古族的正根,但各方面的实力却实在拉胯。这就让蒙古国在发展“蒙古旅游”时难以摆脱别扭的心态。

   第二,从历史上看,蒙元帝国虽然地域辽阔,但都城是今天的北京。因此,距离北京更近的内蒙古,才是蒙元帝国的核心地带。而蒙古国-k22也就是外蒙古,即使从历史上看,也不是蒙元帝国的“中心”和“正根”。

   因此,蒙古国和中国的内蒙古,到底谁的“蒙古历史资源”更丰富、更正宗、更和历史一脉相承?对这些问题,双方是互不服气互相看不起的。

   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。蒙古国称中国为“汉国”,也就是说,蒙古国给自己的定位是纯粹的蒙古族人的国家。他们很强调自己不同于中国的独立地位。而中国内部的蒙古族,则认同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定位。

   蒙古国对历史的记忆,就是成吉思汗带领蒙古人创立伟大帝国的故事。因此,在乌兰巴托的成吉思汗雕像,只有蒙古元素,既没有其他民族的,更没有汉族的。

   中国国内的蒙古族,对历史的记忆,则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。位于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雕像,是包括了汉族、蒙古族等多民族形象的群像。

   可见,虽然内外蒙古继承的是同一个历史文化遗产,但因为现实政治的响,在确定旅游资源时,双方的历史叙述大不相同。蒙古国强调的是“蒙古族的历史”,中国内蒙古地区强调的则是“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”。

   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。在中国北方游牧和农耕交界的地带-k22包括河北、山西、陕西等省的北部地区,这里的汉族人,在发展旅游业时,往往大量使用蒙古元素,比如蒙古包、烤羊肉、草原游牧风情等等。

   明明是汉族人,但在选择和设计旅游项目时,却竭力把自己打扮为游牧民族。要知道,历史上这些地区的汉族民众,饱受游牧民族劫掠屠之苦。如今“化干戈为玉帛”固然令人高兴,但因为游牧风情更有特色、更有利于发展旅游业,他们就欣然“数典忘祖”,也令人印象深刻。

   发展旅游业,吸引游客的重要方法是“独具特色”。到海边旅游,就要吃海鲜、下海游泳、海滩晒太阳;到沙漠旅游,就要骑骆驼、滑沙、体验绿洲风情;到九寨沟旅游,就要欣赏原始的森林湖泊风光;到北京旅游,当然要去看、故宫、颐和园。这是旅游接待方和游客的共同愿望。

   甚至可以说,没有地方特色,就没有旅游业,至少很难搞好旅游业。事实上,游客常见的抱怨就是各地旅游景点千篇一律、缺乏地方特色。

   同样是依托蒙元帝国和游牧草原的旅游资源,蒙古国却一定要强调“蒙古”特色,而刻意拒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记忆。其实,蒙古国内有15%的哈萨克族。蒙古国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蒙古族国家。但夹在中俄两大国之间的蒙古国,无论是为了政治需要,还是为了发展旅游业,即使不符合历史真实,他们也必须坚持“纯粹蒙古族国家”的历史记忆和现实定位。

   更典型的,则是河北、山西、陕西北部,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中的汉族人。他们明明是汉族人,但为了发展旅游业,却乐于把本地区装扮为蒙古游牧文化。不这样,就没法打造“独具特色”,就没法发展旅游业。

   事实上,现在国内各少数民族地区,在发展旅游业时,无一不在大力打造“民族特色”“民族风情”。南方的众多少数民族,经过多年的融合发展,其实已经高度汉化。那里的人虽然在户籍上登记为这个那个的少数民族,但现实中的生活方式、语言、服装、风俗等等,都已高度汉化,和汉族几乎没有区别。

   但是,因为要发展“少数民族风情”的旅游业,人们把早已的服装翻出来、唱起早已没人唱的民族曲、制作自己根本不吃的“民族食品”、把房屋装扮成富有民族特色的样子,等等,等等。总之是唤醒和强化自己的民族特性,提醒自己和其他人,我们和你们,不是同一个民族。

   不仅少数民族地区是这样,所有想要发展旅游业的地方,都千方百计、挖空心思地去寻找、设计本地和其他地方的“不同所在”,要尽量强调和突出本地区的不同,而不是不同地区之间的融合和混同。山区要搞山区特色旅游,水乡要搞水乡特色旅游,寒冷地区要搞冰雪旅游,高原地区要搞出高原特色……

   总之,由于旅游业必然的“独具特色”的要求,所有发展旅游业的地区,都在有意无意地强化自己的“不同”,都在暗示本地人和游客,本地和其他地方不同。我们和你们,不一样。

   没有必要过分大惊小怪、危言耸听,把这些现象上升到国家分化、社会分裂的地步,但是,旅游业对“独具特色”的追求,明显和文化融合、国家整合的趋势,有不一致之处,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。

   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来说,融合多元文化,消弭各地差异,打造文化、政治上的共同体,至关重要。相反,各地孜孜以求强化自己的“本地特色”,处处强调“我们”和“你们”的不同,虽然不会立即造成危害,却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之中为政治分裂、社会解体埋下隐患。

   在国家顺风顺水、发展稳定时,或许看不出有什么问题。但当国家遭遇内忧外患之时,多年打造“地方特色”培育出来的地方意识,以及“我们”和“你们”不是同一种人的想法,就可能浮出水面,成为现实的瓦解共同体的力量。

   旅游业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“无烟工业”,由于必须追求“地方特色”,因此有着内在的瓦解国家认同、侵蚀社会整合、逆向文化融合的弊端。这个弊端是旅游业固有的、内在的,很难找到解决办法。总不能要求旅游业者说自己这地方毫无特色,和别的地方没什么区别吧。

   或许,只能通过在其他方面强化文化融合、国家整合,来尽量对冲旅游业培育出来的地方分化意识。